自2020年9月,北京启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(以下简称“两区”)建设,时至今日已是两周年。
“两区”如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?取得了哪些成果?
9月14日,北京“两区”建设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专场发布会上,昌平区、大兴区、北京市药监局、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分别交出了各自领域的“成绩单”。
昌平:形成一批“首创案例”
昌平区委常委、常务副区长杨仁全在发布会上介绍,2020年以来,昌平区“两区”建设过程中,在开放发展水平、产业发展质量、市场主体获得感、科技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。
杨仁全特别提到,昌平区全力推动制度创新任务落地实施,“两区”建设首批63项任务全部完成,形成了一批“首创案例”。例如,全国首个去中心化临床试验(DCT)试点任务圆满完成,搭建的医院数据一体化系统、数字化智能化临床运营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、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竣工交付,具备承接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能力、全市首个自贸组团医药健康产业促进政策发布实施、“揭榜挂帅”开展北京市美丽健康产业领域政策“会诊”,在全市首创出台“美丽经济十条”等等。
项目赋能方面,记者了解到,两年来,“两区”建设入库项目达到520个,预计投资额超过1100亿元;全区市场主体年均增速达到12%,总数超过18万家,其中自贸昌平组团市场主体超过1万家,提前完成3年发展目标。2022年1-7月,自贸昌平组团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4.8亿元,同比增长44%,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5.4%。
杨仁全提到,昌平在强化服务赋能的过程中,市场主体获得感取得新突破。昌平通过推出“昌快干”“昌通办”品牌,打造一套具有昌平特色的服务体系,持续提升企业满意度。
同时,两年来,昌平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全面激发,新增专利授权近2万个,年均增速20%,科技创新成果呈现出“井喷”态势。自2014年国家创新医疗器械“绿色通道”开启以来,昌平区获批上市的创新器械达到21个,占全国的12.1%。
大兴:建设首都南部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的新高地
大兴区副区长蔡小军在介绍大兴“两区”建设成效及推动离岸贸易发展有关情况时指出,自2020年9月“两区”建设启动以来,大兴区持续加快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区、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、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、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、北京商业航天基地等六大园区的高水平开放空间,推动医药健康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装备、科技服务、航空服务、金融服务、商务服务等重点产业开放先行先试,努力建设首都南部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的新高地。
蔡小军介绍,两年来,大兴区聚焦生物医药和离岸贸易全产业链开放,除了市场主体数量增长速度突飞猛进,大兴区加快落地了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点项目,建设项目596个,其中,外资项目91个,占比15.3%。已落地的273个项目中,外资项目46个,占比17%。
同时,蔡小军提到,目前全市首家“中外合一、多证联办”的出入境一体化综合服务厅落户大兴,可“一站式”办理工作许可、9类签证、停留证件、4类居留证件、永久居留、社会保险、医疗保险等多项业务。“金融超市”线上金融综合服务平台,帮助企业高效对接金融机构及信贷产品,为超过2.4万户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便利,真正做到“让数据多跑路,让企业少跑腿”。
“白名单”破解研发用物品进口的瓶颈问题
2022年2月,《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》正式实施。在提及“两区”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进展情况时,北京市药监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屈浩鹏指出,这是针对北京“两区”建设出台的第一个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,既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,也为国家自贸试验区发展、全国生物医药产业改革开放进行了有益探索。
市药监局也在加快推动市制度创新和改革措施落地。屈浩鹏介绍,围绕建立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用物品进口“白名单”制度试点,市药监局会同市科委、中关村管委会、北京海关、市商务局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五部门,直击创新之“痛”、破解现有僵局,制定了《北京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方案》,实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用物品进口“白名单”制度,从根本上解决了研发用物品进口的瓶颈问题。
屈浩鹏表示,下一步,生物医药专班将协调各部门、各单位,深入园区、深入企业,送政策、送服务,提高政策、标准、规范的清晰度,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制度创新和产业链开放,努力打造国家自贸试验区发展、全国生物医药产业改革开放的“北京样板”。
中医药抗疫双语服务平台已覆盖142个国家
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处处长赵玉海介绍,为进一步在“两区”建设中发挥中医药作用,市中医药管理局于今年正式发布《北京市中医药知识产权夯基行动计划》,这是北京地区针对中医药知识产权工作的首个专题性行动计划,也是我国中医药行业第一个省级区域性知识产权行动计划,对于中医药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在中医药服务贸易方面,赵玉海指出,当前通过搭建中医药国际服务多平台,重点平台建设初见成效。连续10年举办服贸会中医药主题(专题活动),累计策展7000余平方米,接待参访约40万人次,签署合作协议90项,举办配套论坛35场,签约额37.6亿元人民币,四次获得“最佳专题展区”。在试点建设过程中,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、中医药服务贸易统计口径标准化、中医药服务贸易宣传渠道多途径化,打造中医药服务贸易新场景、建立中医药国际服务新模式。同时,也推进中医药国际医疗旅游便捷化。
在服务海外方面,赵玉海还提到,新冠疫情发生后,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于2020年4月初正式上线为全球提供中医药抗疫服务的双语服务平台-北京远程健康服务平台,以中、英文双语种为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、在京外籍人士等提供中医药抗疫方案和产品。截至目前,北京远程健康服务平台关注人数达8.6万人、覆盖国家142个,入驻企业14家、海外销售网点166个、海外诊所32家。
深圳医疗器械展 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展 深圳医博会 医疗展 深圳医疗展
源:新京报